西雙版納策劃公司,西雙版納租車服務,西雙版納會議酒店,西雙版納舞臺租賃,西雙版納汽車試駕場地,西雙版納拓展培訓
早上吃上一碗稀豆粉,白天走進滇西抗戰博物館,或游走于宛若巨大歷史博物館的小城,感受滇西慢時光,夜間在蒸騰的熱氣里享受溫泉的浸潤。來到保山,很多人會選擇這樣度過一天。
隨著旅游設施的逐步完善,文旅與農業、體育等跨界融合,保山市成為人們對七彩云南向往的新興目的地,不同的消費體驗滿足來自全國各地游客的需求。在這里,中原文化與邊地文化、儒家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、農耕文化與休閑文化、本土文化與異域文化、傳統文化與先進文化相互融合、交相輝映、蓬勃發展。九十九座火山,八十八處溫泉,世界罕見的火山地熱共存于此。依托深厚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自然資源,保山市培育發展體育健康運動俱樂部、生物保健、溫泉療養等康養產業,成為當地旅游消費的主流。
近年來,圍繞創建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目標,保山市在打造青華海、五洲國際廣場、茶韻公園等夜間消費場所的同時,支持地攤經濟發展,開展夜購、夜娛、夜食等夜間消費服務,打造具有創新引領作用和獨具保山特色的夜間經濟地標商圈,推出《夢幻騰沖》《挑箕樂》、永州皮影等一批夜間精品劇場,豐富夜間游樂,促進夜間經濟消費不斷增長。
未來,保山市還將依托世界高黎貢山、世界地熱溫泉博物館、南方絲綢之路南亞廊道“三大世界級資源”,持續豐富文化和旅游消費供給,優化消費環境,健全政策保障體系,完善文化和旅游消費體制機制,努力將保山市建設成為世界康養首選地、全季度假消費體驗地、國際文化旅游勝地和文旅放心消費標桿地。
普洱,一個如同一壺氤氳淡雅的茶、又如同一杯醇香四溢的咖啡的地方。隨著“天賜普洱”的旅游名片聲名遠播,來這里走進原生態茶林、體驗少數民族風情和邊地風情的人絡繹不絕。
立足生態資源和邊境少數民族文化,普洱打造了茶馬古道文化、普洱茶文化、民族民俗文化、生態體驗等豐富多樣的旅游產品,這個南方絲綢之路——茶馬古道的源頭,先后榮登“2020年度中國康養旅游目的地案例”和“中國康養城市50強”榜單,生態康養旅游的名氣更加顯著。
為進一步豐富普洱文化和旅游消費體驗,普洱市將結合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普洱現場辦公會為普洱提出的建設“綠色經濟示范區、興邊富民示范區、國際生態旅游勝地”的三個定位目標,積極培育壯大文化和旅游消費新業態新模式,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費質量和水平,推動普洱旅游業高質量發展。
圍繞打造一批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、高端民宿、高端旅游產品,用好、用足普洱豐富的森林生態資源,大力發展森林生態旅游和森林康養產業,將普洱一流的資源轉化為一流的產品、形成一流的產業、成為一流的品牌。提質升級《阿佤人民再唱新歌》《賓弄賽嗨》等精品力作,加快推出《盟誓》《新蘆笙戀歌》等民族特色演藝作品,支持瀾滄老達保、孟連賀哈布梵等演藝主體,加速市場化運作和文藝創作步伐,打造普洱文旅演藝主選“菜單”,豐富旅游產品文化體驗。
西雙版納州是擁有豐富旅游資源的州市,近年來,越來越多的游客來到西雙版納打卡璀璨星光夜市,在青山綠水的環抱下做一次全身SPA,探秘神奇的熱帶雨林,與亞洲象來一次近距離接觸,在傣寨中體驗邊境的傣族生活。
旅游體驗豐富多樣的同時,西雙版納文化和旅游消費水平也在提升。2020年,西雙版納州人均GDP為46619元,排名全省第7位,西雙版納州居民教育文化娛樂支出2629元,占總消費支出的13.8%。同年,過夜游游客在西雙版納人均每天花費921.73元/人/天,一日游游客人均每天花費535.07元/人/天。2020年西雙版納州文旅產業增加值106.43億元,對GDP的貢獻率達到17.60%。
傣秀》《瀾滄江·湄公河篝火晚會》《金孔雀之夜·勐巴拉娜西》《多歌?水》歌舞篝火晚會等一批高水準、高規格的旅游演藝產品,向一批又一批游客講述西雙版納的歷史文化和民族風情。
西雙版納州共有群眾文化機構210家左右,平均每個縣(市)擁有文化機構70家;全州共建成1個中國優秀旅游城市、2個旅游強縣、3個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和特色旅游城市、1個省級特色小鎮、1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、3個省級旅游度假區、18個旅游名村、18個A級旅游景區。全州成規模文旅企業有23家,縣均6家企業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