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雙版納特色文化之服飾介紹
跟著西雙版納特色文化,西雙版納服飾,西雙版納少數名族服飾,西雙版納旅游小編一起來看看西雙版納吧!
云南是我國民族最多的省份,我國56個民族中,云南就有26個,僅西雙版納就有13個民族。
西雙版納是國內民族文化最多樣性的城市,也因多樣性的民族風情著稱于世。這么多的民族,我們要怎么從外觀區分出來呢?

區分各民族最明顯的標志就是服飾,它不僅是民族外觀的顯著標志,也是各民族生活習俗和審美觀的體現。
在多民族聚集的西雙版納,可以看到多民族靚麗的服飾,如果大家都穿民族服飾上街,外地朋友們光這些服飾就會眼花繚亂。
傣族是西雙版納的主體民族,如今在版納的傣族村寨里,仍能看到傣族的騷哆哩穿著顏色鮮艷,剪裁修身的筒裙。
傣族的服飾簡潔自然,明快大方,男子的服飾一般常穿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,下著長管褲,以白布、水紅布或藍布包頭。
女子著短衣,長裙,傣族婦女的這種裝束,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、腰、臀“三圍”之美,加上所采用的布料經柔,色彩鮮艷明快,無論走路或做事,都給人一種婀娜多姿、瀟灑飄逸的感覺。
基諾族是云南省人口較少的7個特有民族之一,但基諾族人數雖少,在服飾上卻是一個很有特點的民族。
基諾族服飾簡單古樸,他們喜歡穿自織的帶有藍、紅、黑色彩條的土布衣服。
基諾族男子穿寬褲和無領對襟白外衣。女子上著繡有各色圖案的白色背心,外罩無領長袖外衣,下穿黑色紅邊的合縫裙子,身背大麻布袋。

基諾族崇拜太陽,基諾族男女的服裝背后均繡著精致的太陽花圖案,傳說是基諾青年對美好愛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。
哈尼族服飾千姿百態、色彩斑斕,有100多種不同的款式。
適應于梯田農耕勞動,具有共同的刺繡圖案、裝飾物品和審美色彩,這是哈尼族服飾的基本特征。哈尼族以黑色為美、為莊重、為圣潔,將黑色視為吉祥色、生命色和保護色,所以,黑色是哈尼族服飾的主色調。
哈尼族服飾上的裝飾物品和刺繡圖案,實質上都是自己民族生存區域地理環境的折光,也是對祖先英雄業績的緬懷和記述。
哈尼族婦女的服飾隨著年齡的變化而不同,一生中有著幾次重大的變化,但都以青黑色為底,長衣、短裙加綁腿,從頭到裝扮得五彩繽紛,格外華麗。拉祜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,拉祜族男子身穿淺色右衽交領長袍和長褲,喜歡佩刀,系腰帶,腳穿布鞋,頭戴包頭,長袍兩側有較高的開衩,領口衣襟等處用深色布條鑲邊,包頭用白紅黑等各色布條交織纏成。
拉祜族婦女服裝具有青藏高原婦女服裝的特點,穿的是黑布長衫,長至膝下,兩側開衩且開衩較高,立領右襟,綴有銀泡裝飾,喜歡用紅色或白色花邊鑲綴在袖口、襟邊,顯得光艷美麗。
西雙版納有的婦女剃光頭,包黑包頭巾,戴大耳環,胸前佩掛“普巴”(大銀牌)。拉祜族的長袍上有著族源的秘密,據說,拉祜族最早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帶,后來順江河而下來到現在居住的地方;哈尼族的服飾寄寓人與鬼分家的傳說;基諾族的服飾據說是受女神阿嫫腰白的啟示而制;傣族的筒裙來源于遠古時三十個姑娘找野果的故事。
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是一道惹人注目的風景線,也藏著各民族獨特的文化。